当前位置:有享优惠网>晒单测评>YesStyle.com.hk 香港时尚服饰>「香港保险科普」到处招黑的香港保险究竟能不能买

「香港保险科普」到处招黑的香港保险究竟能不能买

YesStyle.com.hk 香港时尚服饰优惠码 发布时间:2018-01-21
香港保险招黑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

今天就聊聊招黑的点有没有道理

🌚🌚无理黑一条: 香港保险公司被国家政策约束,不得在内地设立服务机构,服务便利性有所欠缺

✍️专业回答:香港保险秉持“严进宽出”的原则,即核保严,理赔相对宽松

若发生重疾理赔,一般情况下客户只要将理赔所需资料直接寄给自己的理财顾问或者保险公司即可,被保人不必亲自到香港,手续比较简单

反观如果遇到不靠谱不专业的理财顾问,纵使在国内有千万网点,也会导致理赔时的纠纷

所以买保险重要的是找一个靠谱专业的理财顾问及稳健有口碑的保险公司

🌚🌚无理黑二条:小额理赔以快递形式办理,理赔效率和大陆没有差异

但是大病理赔有可能处理比较繁琐,因为内地和香港的医疗诊断差yi较大,理赔认定可能会产生纠纷

✍️专业回答:首先那不叫大病理赔,专业术语是“重疾理赔”

“可能”比较繁琐,请问是哪种可能

内地和香港的医疗诊断确实有差异,但是在医学的世界,真相没有差异

癌症就是癌症,它换一个名字,不代表换一种表现形式

香港的医疗体系较为先进,这个是事实

理赔也是以客户的实际情况,结合病理报告由各个保险公司的理赔部做出评断

与医疗诊断差异无关

更何况, 现在香港的顶级保险公司都已经推出电子理赔服务,理赔关系到每一个投保人的最高利益,是保险公司的重中之重,不会以简单的医疗诊断差异做出评断

再者,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客户在某乡镇小医院被诊断得了某重疾,到了北京某顶级医院做过详细检查后又被判断没那么严重,小问题而已,这个客户是该开心还是不开心呢?相信什么水准医生的判断呢?🌚🌚无理黑三条:如果万一理赔出现纠纷,内地法律不能保护投保人的利益,必须由香港法院才能受理

而内地法院和香港法院各自对于当地的医疗认定是有偏差的

✍️专业回答:法律是公正、公平,讲事实讲证据的

香港的理赔纠纷可由保险投诉索偿局免费处理,内地呢? 保单本身也是资产的一种,中国人在美国购买的房地产资产,发生房产纠纷非后,非要按照内地法律执行,这个逻辑行不通

🌚🌚无理黑四条:香港保险赔付的制度和内地区别较大,赔付的重点也区别很大

香港的保单重点赔付是手术费用,额度比较高

但是内地的情况是药费,杂费比较高

如果是在内地就医,去香港理赔,就是全额赔付也是不够的

✍️专业回答:赔付是否足够,取决于投保人选择的保险种类,即真正的保单赔付重点

比如高端医疗的赔付上限一般到达千万级别,这种高上限,是以投保人付出较多保费的代价所换来

如果只是选购最一般的医疗保险,保单赔付上限较低,出现全额赔付也不够用的情况很正常,这个跟哪个地区的保险无关,跟保险这种金融工具的设置有关

🌚🌚无理黑五条:外资保险公司在香港的分公司是允许破产的,而内地保险公司受国务院管辖,不允许破产

✍️专业回答:1、我们从大陆和香港的法律条文上找保险公司的破产制度我们就“香港保险公司可以破产”以及“内地保险公司不许破产”这一核心争论,比较一下国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香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保险公司条例》

关于保险公司破产或清盘(windingup/liquidation)下对保单持有人的保护:《香港保险公司条例》中第46条(2)规定:“除非法庭另有命令,否则清盘人须继续经营保险人的长期业务,目的是将该业务作为正营运中的事业而转让给另一保险人,不论此保险人是已存在的保险人或为此目的而成立的保险人;这个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于该条例的网址:http://translate.legislation.gov.hk/gb/www.legislation.gov.hk/chi/home.htm?SearchTerm=%u4FDD%u9669%u516C%u53F8%u7834%u4EA7《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第八十九至九十二条规定了关于保险公司分立、合并、撤销或解散的相关事宜

这个是“百度百科”找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wYo9kH9E5LUaeOq1-S5D_a7LCieHn6JZXsqOkZq3dieIfFVnjZAXcvCWmEOpoQAkG4YzE0LAGgORhEfH4x0P_4gslDy4qHzTAnxqRApWjG对比大陆和香港对于保险公司破产的法律规定香港的是这样的:香港保险监管规定若保险公司被清盘,则长期业务须转让给另一保险公司或因此事待成立的保险公司;而国内有两条规定,第89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第92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可见大陆的法律中,解散和破产不是同一个概念,大陆法律其实也规定经营人寿的保险公司可以破产的

破产后其持有的长期保险合同也会有其他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

现代社会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金融生态,其客户并非是企业而是广大民众以及政府机构,因此保险公司承担着比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其它以商业为导向的金融机构更为重大的社会责任,也因此应该采用更为严格的监管规则

国内的保险监管机构是“保监会”,所依据的法规是《保险法》(全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香港的保险监管机构是“保险业监理处”,所依据的法规是《保险公司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共一百八十七条,加上第十一号主席令,共21523字

《香港保险公司条例》英文全文共七万一千零六字,香港政府官方中文翻译版共111608字,两者字数差5倍

《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公司的部分为第三章,第六十七条至第九十四条,占全部篇幅的六分之一不到

保险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我们相信,对于保险的法规无论多详细都不过分

2、法律毕竟也是人制定的,我们比较一下历史香港:可以说从清政府的香港开始,近170年内人寿保险公司未曾有破产案例

香港政府在每家合法经营的保险公司的核心精算部门,都会指派政府任命的精算师,从而从公司内部监管保险公司的运作,保障客户利益

保险公司一方面只可以投资政府认可的、低风险投资工具;另一方面,会将某公司客户的保费分摊,由其他保险公司承保,由整个行业共同承担风险

如果是境外保险公司在香港注册,所经营业务与母公司独立核算

如果母公司出现财务风险,香港政府指定的精算师,会绕过保险公司董事会,直接上报香港政府

香港保监会有权力冻结该公司的资产,不容许离开香港,以优先保护客户利益

这个防线的“至关要命”在2008年金融海啸事件也表现得很充分,当时虽然世界顶级投资银行、商业银行都大量破产倒闭,但保险公司依然稳健如初

友邦公司的母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保险因为金融危机,卖出了大部分友邦公司的股票,因此目前香港友邦不仅没有在2008年金融危机受害,反而回购了大部分母公司手中的股票,并于2010年在香港股市IPO,募资205亿美元,是目前为止全球第五大IPO,从而变成了由香港本地控制的保险公司

其实,全世界的人寿保险公司都是不允许倒闭的,否则就不会出现美国雷曼兄弟及其其余的 400 家银行和美国国际集团AIG保险一起到了破产的边缘,美国政府没有伸出援手去挽救雷曼兄弟及其其余的 400 家银行,而出钱收购了美国国际集团AIG保险85%的股权,不允许美国国际集团AIG保险公司倒闭

大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近70年也没有保险公司倒闭,不过银行倒是倒闭了一家,就是1998年由于疯炒海南地皮而倒闭的海南发展银行

3. 我们再看一下香港政府对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以及其他资产的要求香港大多数的保险公司的赔偿支付能力过300%(内地的保险公司一般只维持在150%的幅度)

为此,香港发展至今,我们也没有见证过香港保险公司有机会倒闭

若然万万一发生了,香港的保险市场只会比大陆更成熟,监管机制只会更严密

香港保监处规定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会有再保公司或者其他规模大的保险公司收购继续经营,以确保客户的权益

所以客户最多只会因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损失红利收益,但保障类投保保额肯定是100%得以保障的

例如,每出售一份寿险,香港保险监理处都会要求香港保险公司把该份保单 80%价值的资产维持在香港,以便更好地保障投保人的利益

香港政府也正在设立香港人寿保险再保险基金,用以担保香港出售的每一份人寿保单

而且随著香港保险市场的日益庞大,香港监管机构将加大客户的保障力度,在不久将来还会成立客户保障法案,来确保在香港购买保险的所有客户得到全面保障

4. 我们再看一下香港保险公司在金融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香港的保险大多是外资的优质保险公司,公司的发展历史甚至高达200年,如果说有可能倒闭的,应该现在你不能看到的了

这些的保险公司累积了丰厚的资产,在全球投资能力上明显强于国内,我们投保可以享受到这些百年老保险公司稳定的分红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金融信用评级机构有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这三大公司

三大评级机构的服务较为相似,但在服务范围、信用等级设置及评级标准等方面各有侧重

标准普尔信用等级共分20级,最高等级AAA;穆迪和惠誉评级共分19级,最高等级分别为Aaa和AAA

上述三家评级机构的BBB-/Baa3以下信用等级被认为是不具投资性的

简单了解了这些常识之后,我们就来看一下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大家较为熟悉的一些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信用评级情况,数据来源于各家金融机构官网的“投资者关系”信用评级披露和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官网,(后两张图)
标签: 科普 保险

点评